Search

在補班日的周六上午,我陪同邱顯智委員出席在新竹縣政府召開的 竹竹苗合併升格為第七都(直轄市)研商會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補班日的周六上午,我陪同邱顯智委員出席在新竹縣政府召開的 竹竹苗合併升格為第七都(直轄市)研商會議,作為一個苗栗的居民,我相信有許多人對這個議題都非常關心,這影響的,不單單是未來首長的問題、政治的問題,更與在這裡生活的每一個居民息息相關。

在前幾天,看到新竹市林智堅市長在媒體上拋出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;過了幾天,又提及苗栗大部分屬於台中生活圈,僅竹南頭份屬於新竹生活圈。關於這件事情,我認為有幾個部分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:贊成合併,納入苗栗,反對倉促決定。

📌一個苗栗子弟,怎麼看待新竹人談論合併升格:

作為自小在苗栗長大,生活在這裡40年的苗栗人,其實我是感到相當難過的。過去,苗栗就一直是被忽略的一塊,相較比鄰的兩個縣市,獲得的資源相對缺乏。

我想問的是,在討論合併、升格時,關乎整體區域規劃的問題,應該要以從區域內每一個居民主體性角度出發,為這裡的人找回光榮與認同感。

📌忽略苗栗、倉促行事的合併升格討論,就是純粹的因人設事、政治考量:

1.從 #歷史來看,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,新竹州(縣)就包含今日的桃竹竹苗。

2.從 #區域的發展軌跡來看,竹竹苗早就已經是浪漫台3線的客家文化中樞,而從客家人口再深入來看,新竹市客家人佔境內總人口的三成,但是新竹縣客家人佔縣內總人口七成,苗栗縣客家人口佔了縣內總人口六成。縣市合併時,族群因素是極為重要的考量點,需要妥善因應。從族群因素來看,竹竹苗本來就是客家區域,談新竹縣市合併忽略了苗栗,這是什麼道理?

3.從 #產業面的發展切入,所謂「北台灣科技廊道」的心臟地帶,就是以新竹市、竹北、竹南、頭份為中心的產業聚落,我們可以看到,每天頭份竹南一帶高速公路往竹科方向的塞車,難道都是塞假的?在台灣現在少子化的環境底下,頭份國中、照南國中學生爆滿,難道不也是科學園區的移入人口效應?竹竹苗周邊的鄉鎮早就形成了就業、就學、休閒娛樂的共同生活圈。

4.如果僅簡要用苗栗是台中生活圈來回應這個問題,這顯然是不理解歷史、不理解苗栗的發言。

5.更重要的是,從今天開始,我們應該積極訂出合理的規劃時程,爬梳應該處理的議題、應該要面對的問題,才是負責任的做法,合併升格的議題,考量民主正當性與民意更替的制度設計,我認為,經由上而下的綿密溝通,經過整體盤點行政區劃、財政劃分、地方自治的相關法規,經過跨黨派、跨地方政府的完善溝通,來討論現實可行、有利於地方的合併升格方案,在2026年前做好準備,在2026年正式上路。

6.2010年國民黨主導的合併升格,倉促上路,後患無窮,希望現在執政的民進黨,不要重蹈覆轍。

📌如果新竹縣市合併升格,那苗栗會變成什麼樣子

1.南台中、北新竹的磁吸效應,將進一步裂解苗栗縣,(我擔心的是)南苗、北苗的區域發展不均將更為嚴重,屆時苗栗縣名存實亡,成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最大的犧牲品。

2.一但新竹縣市單獨合併升格,苗栗會變成「台北到台中」之間唯一的非直轄市,嚴重壓縮苗栗的資源和空間,現在已經相當艱困的財政將會雪上加霜。

3.例如,迫在眼前的,就是有關大眾交通運輸的整體規劃,苗栗會不會被排除在外?或是竹竹苗整體公車路網、偏鄉交通問題改善計畫......等等。苗栗會不會因為資源、發聲管道的不足,最後變成被放棄的一塊地方。

📌在這裡,我想藉由這個機會跟苗栗縣徐耀昌縣長、鍾東錦議長、陳超明立委、徐世榮立委喊話

1.很多鄉親提到,苗栗合併後會不會邊緣化,我要強調,這不是一個絕對的結果,重點在於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做,財政劃分法怎麼修、鄉鎮市區自治制度要不要調整。對我來說,現在這個時刻,大家應該要放下政黨之間的成見,從苗栗的地方發展角度來認真思考,我們到底希望為我們的孩子留下怎樣的苗栗?

2.在這邊,希望大家能跟我一樣,一起告訴中央,這是整體區域發展的問題,特別是,如果苗栗錯失了這一次會,連被納入討論的機會都沒有,那麼,何時才能夠下一次討論的契機!如果真的是為了人民好,不應該只有新竹縣市合併,而是竹竹苗一起合併升格,並且,能夠去關注到可能發生的議題。

這是苗栗發展的重要關卡,是繼續走向邊緣,還是重啟生機,需要大家放下成見,為苗栗來找一條活路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時代力量 苗栗縣議員第四選區(竹南、後龍、造橋)縣議員 苗栗黨部主任委員
View all posts